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我院成功召开

时间:2019-04-28

201941922日,由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主办,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国家语委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语言科学》编辑部承办的“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新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乐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商务印书馆等国内7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近200名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及学生参加了此次盛会。

会议开幕式由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江苏师范大学国家语委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院长杨亦鸣教授主持。杨亦鸣教授首先宣布了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会长为靳光瑾教授,副会长为王旭明、黄行、杨亦鸣、彭泽润、杨光荣五位教授,秘书长为郭龙生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校长周汝光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政策法规与督查处郑威副处长先后致辞。

大会特邀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原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李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大学吾守尔·斯拉木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原副会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冯志伟教授,国际计算语言学会会长、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周明研究员,上海乐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沈李斌博士,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原副会长、武汉大学萧国政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南开大学马庆株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魏晖研究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原副所长黄行研究员,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副所长靳光瑾研究员,江苏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作大会报告。大会报告分别由武汉大学萧国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黄行教授、复旦大学马秋武教授和湖南师范大学彭泽润教授主持。

李生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先后经历了规则推理阶段和机器学习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基于多层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阶段。深度学习在感知智能和识别能力上已有重大突破,但在认知智能和理解能力方面还收效甚微。人工智能未来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走数据统计与知识推理结合、软件算法与硬件芯片结合、感知智能与认知智能结合的发展道路。吾守尔·斯拉木院士指出,当前“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需求是构建多语言大数据信息融合处理平台,如何开展一带一路多语种自然语言理解与智能处理研究、多语种语音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多语言媒体信息智能处理论及技术研究、多语种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多语种信息处理应用研究,是未来拟解决的重大问题。冯志伟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推动了机器翻译的发展,当前基于大数据和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机器还不能真正理解人类自然语言,所以机器翻译仍不能取代人的翻译。周明教授从问答系统、机器翻译、阅读理解、计算机创作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近年来的进展,指出未来应该探索低资源的自然语言处理的学习方法,解决上下文建模、多轮语义理解,建立基于语义分析、知识和常识的可解释的自然语言处理。沈李斌博士介绍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分级阅读体系的研究,以及该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萧国政教授探讨了汉语句子信息性质分析的新的程序和方法,尝试为自然语言理解及信息识别提供新的结构化范畴。马庆株教授倡导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全面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解决同音词区分问题等,从而推进中国语文现代化发展。魏晖研究员借鉴国际上语言管理理论,结合中国社会语言生活实践,提出了语言管理分析框架,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了语言管理思想。黄行研究员通过对中国传统语言学术语英译策略及其认知度问题进行实证性分析,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术语外译传播认同度不高主要因为中文所指称和依托的概念、范畴和知识体系缺乏国际普遍认同度。赵世举教授对语文现代化的内涵,以及中国语文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当代使命做了深入阐述。靳光瑾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受教育部语用司委托所做的中华经典诗词分级诵读研究工作,该研究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对海量的中国古代诗词的难易度和可接受度进行分级,增强了诵读的针对性和效果。杨亦鸣教授指出,语言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语言的本质是人类思维的物质载体,大脑的语言功能几乎涉及到并参与大脑的所有高级功能。为了实现中国人工智能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必须开展面向下一代人工智能的语言脑机制研究,加强探索语言脑机制“无人区”,并且只有贯通分子到行为认知的语言机制解释,以此为突破才有可能会带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颠覆性变革,并需要以此为基础重新思考、设计计算机软硬件,使得数学和物理驱动的计算机更新到在数学物理基础上、加入生命元素和语言机制驱动的计算机,从而产生真正的创新。同时也要设立“人工智能+语言学”相关专业,培育具有前瞻眼光、贯通语言学及语言脑机制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先进方法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此次会议还进行了11组的分组报告,与会者围绕语文现代化研究、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词汇与辞书研究、汉语拼音与语音研究、社会语言学与媒体语言研究、语言理论研究、神经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研究、语言信息处理与人工智能研究、汉字与传统文化研究等多个主题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交流。

同栏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