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21日,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武汉大学“新资料与先秦秦汉荆楚地区的空间整合”青年学者学术团队主办的第九届出土文献青年学者国际论坛暨先秦秦汉荆楚地区的空间整合学术工作坊在武汉大学举行(由于疫情原因,改由线上举行)。会议邀请来自大陆、台湾、澳门、日本、美国等地的30多名青年学者参加,我院刘洪涛教授受邀参加,并发表大会报告《晋系文字中的“楙”》。
报告首先回顾晋系文字“楙”的研究历史,从形体和用法两个方面指出过去把该字同楚系文字的“沐”看作一个字是不正确的。楚系文字通过对读可以确定跟“沐”音近,但是什么字尚待考证。学者把晋系文字上部形体看作是“矛”是正确的,但释为“柔”则有误。因为古文字“矛”至少有三种不同来源,一是戈矛之“矛”,二是“敄”所从,三是“柔”所从,不只有一种可能。根据古文字经常偏旁单复无别、上下左右互作、借用笔画写作在一起等形体特点,以及作“袤”字声符等读音证据,认为该字应该分析为从“木”“矛”声,是“楙”字异体,相关之字应分别释为“袤”“彙”“过”“髳”等字异体。
出土文献青年学者国际论坛于2012年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从事出土文献的青年学者发起,每年举办一次,旨在为从事出土文献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至今已举办九届,第十届将于明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