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恒

时间:2019-05-20

陈卫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理论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国际汉语教学

通讯地址:中国江苏省徐州市和平路57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

邮政编码:221009

电子邮件: wilhelm@jsnu.edu.cn


  • 个人简历

    博士(北京大学),江苏师大特聘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博士学位论文抽检通讯评议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语言学研究集刊》(复旦)《南开语言学刊》(南开)《中国语文通讯》(香港中文大学)审稿人,巴基斯坦高教署(HEC)博士学位论文海外审阅专家,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孔院院长选拔考试主考。

    长期从事语言译介与教研、中国语言文化海外传播、外事外交、国别区域研究工作,做过民航译员、电台中英节目主持,长短期执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NUML)、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树仁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曾任伊斯兰堡孔院创院院长(中方)、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中国驻美教育领事(一等秘书衔)、教育部备案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英联邦国家研究中心”与“北京语言大学中外变音协作研究中心”主任等。

  • 研究方向与兴趣:

    形态音系学或音系与词法、句法接口,旨趣为从中国语言事实和类型特点出发通过中外语言比较提取普通理论,从音义结构关联的基本单位出发探讨层际结合规则对于层内组合、聚合规则的制约,并以此指导或辅助中国语言的国际教学。早期侧重跨语系历史比较语源学(Cross-Family Historical Comparative Etymology)研究,之后侧重“语法化”、“词汇化”音系表现的本变音互动和“音系化(Phonologicalization)”研究,近期侧重“语素-音节匹配类型学”(Typology on Morph-Syllable Alignment )研究, 主要体现为单///X音节语的世界语言四分法 (A Quatripartite Classification of World Languages into a Continuum of Mono-/Di-/Tri-/X-Syllabic Languages, 1X2)

  • 主持和参与项目:

    先后主持“北京市外语使用情况研究”(北京市语委)、“大洛杉矶地区汉语教学资源现状的综合考察”(国家汉办)、“中国境内语言变音数据库及理论建设研究”(北京语言大学重大)、《英联邦国家语言政策及相关问题研究》(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专项),参与“全球华语语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生成语法的汉语研究及新时期语法理论的建设”(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在研)等。

  • 发表论文:

    N音节语、语素-音节匹配类型研究:《音义跨层规则对音音、义义层内规则的制约:结构本位“大语法”理论的普通语言学价值》《从非洲、美洲、亚洲看单音节语的共同特点及单音节语、双音节语、三音节语、多音节语的划分》《单音节语的共性和差异:非洲南苏丹丁卡语、中美洲玛雅语与汉语的比较》《音义层面共时与历时关联的类型:单音节语与多音节语的划分》《带调语素与带重音的词:单/非单音节语语素/词超音段表现的异同与关联》《从1+22+1结构中1的“核心”(HEAD)地位看汉语的共性和特性》《语素-音节关联类型暨语素音形确立和变化的根本内因(Typology of Morpho-Syllabic Correspondence and the Intra-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Phonological Shapes and Changes of Morphemes)》

    本变音互动:《基于对立音形的音变理论研究: 从已/未变之扩散、文/白读之叠置到本/变音之渗透》《“本变音互动”音变理论的主要内容:虚实、根缀、词字音形的互动》《虚、实字音演变类型的划分暨本、变音的互动关系》《“异源同化”、“同源异化”:基于方言事实的虚字读音规律研究》《由变音对于本音的反作用看表层表达(SR)对底层表达(UR)的逆向影响》 《共时音系的历时蕴含:中宁方言“-子”变调的生成音系学解释》《共时音感与历时蕴含:安阳方言徽宗语的音系学解释》《诸暨方言声调之谜》(与学生合作)《从时空背景到系统格局:子变韵发生发展动因的考察》,《林州方言子尾读音暨子尾、子变韵两条弱化链的衔接》《洛阳和舞阳方言的Z变韵》《Z变音的空间分布》《D变音的空间分布》《ZD变音发生的时间》,《ZD 变韵的时空坐标:兼谈动词体标记“著”、“了”、“也”的关系及子尾、子变韵的衔接》《从方言区域分布的关联论“-着(著)”、“-了”的历史关系》《演变链的衔接:“临猗——临淇线”晋豫方言在汉语合音型变音理论研究中的地位》《演变链的初始与发展:“赵”方言在合音型变音理论研究中的地位》《林州方言“子”尾读音研究》(“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收入《音韵学论著指要与总目》,作家出版社,2007)《豫北方言和汉语的变音》《儿化音对于单音字的影响——辉县、淇县方言卷舌声母的产生过程》(获《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11》好评);

    音系化(Phonologicalization):《“音系化”:变音暨历史语言学音变理论研究前沿》《“音系化”:“语法化”、“词汇化”音系表现的理论研究》《“音系化”的新证据: 入声舒化的非纯语音条件》;

    像似性(Iconicity)与语源学:Iconicity in Etymological Universals(中文:《像似性与语源共性》);Place where Lexical Semantics and Etymology Meet; 《身体部位名词“足”的“充足”义来源》《从文献资料看詈语“王八”的形成过程:兼与杨琳先生商榷》《关于跨语系历史比较语源学的思考》(相关研究中国社科院著名研究员郑张尚芳先生曾有专门介绍,见周及徐《汉语印欧语词汇比较》序,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音系与句法接口:The Intra-Sentential Saliency Scale Postulate

    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与修辞: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Transferred Epithet

    篇章结构: Reading English Adventure Stories with Their Text Structure as a Clue

    音韵学:《反切渊源补证》,《古韵之幽交涉与今方言Z变韵现象音变原理的一致性》(“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翻译学:《作为文化译介单位的“字”与“词”:世界表达的中国化、中国表达的世界化》;

    海外华语与国别区域研究:《美国华语“景观语言学”初探》《美国的语言政策与立法——洛杉矶领区情况调研》

  • 著作/译作/章节:

    专著《音节与意义暨音系与词汇化、语法化、主观化的关联》,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蒋绍愚 2015 《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贺巍2017《汉语变音理论著作推介》对此书有评介);

    教材《时文选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全国职称英语等级考试教程》(部分章节),外文出版社,2000

  • 荣誉奖项:

    2003 年,北京大学冈松奖学金;

    2004 年,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2006 年,北京语言大学首批“青年骨干教师”;

    2007 年,所负责伊斯兰堡孔院获评“世界先进孔院”;

    2008 年,北京市“五四”奖章;

    2009 年,参讲“语言学导论”(英语授课)获评“北京市精品课程” 


同栏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