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6日,第二届“通过影像艺术的儿童美育”研讨会在成都A4儿童美术馆和麓湖艺展中心顺利举行,研讨会的议题是:影像艺术的美育价值、影像艺术创作与学科教学的融合、通过影像艺术美育促进审美素养与数字素养的融合,来自全国各地关注乡村儿童影像美育与数字素养教育的80多家公益组织和相关教育、艺术等机构代表等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我院广播电视手语播音主持方向硕士生梁奕泽同学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并做大会分享。
图1 研讨会参会者合影
梁奕泽同学的报告题目为《“看见”的价值》,是我院“小手记”听障儿童数字素养养成二课堂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报告认为听障儿童数字素养教育真正的问题并非是技术是否可及,而是孩子们发展滞后的语言能力阻碍了他们无障碍地融入数字时代,而“小手记”项目强调的影像艺术创作鼓励个性化的视觉叙事,拓展了非语言沟通的维度,是培养孩子们数字素养的重要窗口;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影像艺术赋予了听障学生“被看见”的权利——当他们站在镜头前用手语表情达意时,耳聋与手语不再是一种需要被隐藏的残疾,而是展现听障个体文化认同的身份标识,这是影像艺术在这个数字时代给予孩子们的最宝贵财富。
图2 梁奕泽同学在会上做报告
此次研讨会期间还举办了“通过影像艺术促进审美素养与数字素养的融合”为议题的圆桌对话,由乡村儿童美育公益行动网络执委会代表,北京新艺动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理事长龚瑜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卫,杭州师范大学艺游学研究院院长、国际艺术教育学会(InSEA)世界理事会理事胡俊,北京联想公益基金会项目总监艾硕等多位关注乡村儿童影像美育与数字素养教育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一线实践者围绕“数字素养的概念”、“影像艺术促进数字素养与审美(人文)素养的融合”等话题方向展开了深入探讨。
(一审:梁奕泽 二审:刘俊飞 三审:余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