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从江苏师范大学语科院毕业之后,我就踏上了开往西部的列车,无悔的青春就在这里扬帆起航。
2009年7月27日,当我坐在贵州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省级培训会上,聆听优秀志愿者代表的深情演讲,身边五百多名志同道合的大学生朋友们共聚一堂,我相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来自全国各省的志愿者们虽然所学专业不同,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经过一周短暂的培训之后,我们就分别前往自己的服务岗位。
当时,和我一起同行的还有另外三名来自江苏的大学生,我们被安排到贵州省的遵义县。遵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在这里,我们结识了更多有着同样梦想的师兄师姐,共同在这里谱写青春的圆舞曲。
经过遵义县团委的安排,我来到了遵义县新民镇人民政府,负责远程教育工作,志愿者的生活正式开始。我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前面是多么充满荆棘的道路,我都要坚定地走下去,我要在这广阔的天地里,尽情地挥洒我的热情,施展我的才华,体现自身的价值,让青春在基层闪耀光芒!
在遵义县团委的支持下,我们志愿者们自发组织了多次活动,我们到敬老院看望空巢老人,陪他们谈心,帮他们打扫卫生,为他们送去一些日常用品。我们组织残疾人一起包饺子,鼓励他们自信自强,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还通过团县委的帮助,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介绍工作。我们到偏远的山村小学,为可爱的小朋友们送去书籍,并在书的首页上写上励志的话语,激励他们要好好学习。通过和小朋友们聊天,我才知道,其实他们很渴望多读书,但是他们没有书读,边远的小学本就交通不便,因为贫困,基础设施也非常落后,仅有的图书也数量有限,而且破旧不堪。这些孩子们家庭条件都不好,很多又是留守儿童,即使想读书也没有条件。透过他们看到这些书籍时兴奋的神情以及渴望读书的眼神,我了解到这些书对他们而言有多重要。没有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是无法理解到他们那种心情,更不会了解到山村的孩子是怎样艰苦的生活。
从学校回来之后,我时常想到孩子们的眼神,想起自己大学四年的家教经历,我决定要做点什么。于是我和另一个志愿者商量,我们自己办一个家教课堂,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为留守儿童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地方,只要愿意来上课的学生们我们都欢迎。这个提议也得到了团县委和志愿者们的大力支持,我们在志愿者之家简单的布置了一下,客厅里放了几张桌子,周围摆上凳子,桌上放上稿纸,这就是课堂了。通过我们志愿者们的宣传,陆续有二十几名留守儿童来到我们这里,开始有很多是爷爷奶奶送过来的,看到我们这里有这么多孩子,还有一群热情的志愿者,他们就放心了。对于孩子们而言,其实快乐很简单,我们在每个周末辅导他们做功课,一起玩游戏,一起动手做手工,一起谈论理想,想象未来美好的生活。虽然课堂的设施很简陋,但是每一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看到孩子们脸上天真的笑容,每个志愿者的心理都充满了幸福感。听到孩子们亲切的叫我一声鹿老师,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两年的志愿服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留在这里的决心。我相信,在这片西部大开发的热土上,奋斗的青春会更精彩。于是,2011年3月,我参加了贵州省的选调生考试,语科院四年的学习以及两年的志愿者经历,让我如愿的通过了考试,成为了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011年8月,我接到通知,将到遵义县茅栗镇人民政府工作。虽然换上不同的岗位,但是我依然坚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茅栗镇党政办公室工作期间,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更感受到了这里人民的质朴和友善。身边的人总是很真诚的关心我,让我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
2012年12月,我又通过遵义县纪委(监察局)的遴选,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这是对自己更大的考验,我不断提醒自己,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除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我还在单位主办的作风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做讲解。
毕业将近六年的时间,我已经磨练的更加坚强,但是没变的依然是内心深处的志愿者精神。这几年,在遵义县举办的各项活动上,只要是需要志愿者的地方,总少不了我的身影,我的朋友都开玩笑的说,“鹿睿啊,你还真是无处不在啊”。回想这几年,我做过解说志愿者、礼仪志愿者、颁奖志愿者、宣传志愿者、会场服务志愿者等等。正是这样一直鞭策自己,不计报酬,不计得失,无悔付出,使我连续两年获得遵义县的优秀志愿者称号,在纪委工作期间连续两年获得遵义县优秀公务员的荣誉,更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的肯定和认可。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一直相信,奉献的青春是无悔的,虽然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增加生命的宽度。
儿童节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慰问残疾人
敬老院活动
做解说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