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活动的通知

时间:2015-09-23


为进一步宣传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院决定开展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的活动。现将近两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高校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展示,并拟在十月上旬进行学习座谈。希望各位教师深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以他们为榜样,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2015年9月23日



附:2014、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高校教师)先进事迹展示


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潘懋元(厦门大学)

潘懋元:人不下鞍马不停蹄


  【简介】潘懋元,男,汉族,1920年9月20日出生,中共党员,厦门大学教授。他15岁开始从教,在他近80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接受过他的恩泽的学生不计其数。他创建高等教育学科,全国主要高等教育研究单位几乎都有他的学生,将他的教育和办学思想付诸实践。

  潘懋元15岁开始从教,至今已79年,执教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其中担任过小学校长、中学教务主任、大学教务处长、大学副校长。他倾其一生奉献给学生,为中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说,“我一生最为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在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数十年间,潘懋元始终坚持“高等教育研究要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理念,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之需,站在时代的前沿,紧扣时代的脉搏,做时代的先锋。潘懋元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敏锐地感觉到“不能把大学生当成小学生一样来教育”,倡议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提高,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

1978年,潘懋元在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对于丰富整个教育科学的研究内容,促进整个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提高,也具有深刻的意义”,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序幕。 

1983年,潘懋元出版了《高等教育学讲座》,为第一本《高等教育学》的诞生和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不懈的努力,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于1984年出版,标志着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将高等教育学列为二级学科。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倡建者和奠基人,潘懋元先生一方面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奔走,在他所工作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亲力亲为。与此同时,他把学术眼光投向全国,从全国的大局和学科发展的大局来谋划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积极推动和鼓励其他大学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开展高等教育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1986年,厦门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之后,潘懋元关注全国高等教育学和机构的建设、发展,并积极谋划和推动其他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教育学科内博士学位点建设竞争异常激烈,潘懋元凭借他个人的学术影响力和智慧,有效促成了全国最早的4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的建立,并积极为它们创设良好的学科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在多年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潘懋元还探索了一套适合研究生培养的“学习—研究—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法。除了重视学生课程学习外,还强调博士生的学术活动、论文写作和思想修养。他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让学生在其中深受熏陶。他积极鼓励学生在学术例会上做学术报告和参加学术讨论,还支持他们在校内开讲座。同时,他与校外学术组织联系,让学生撰写有—定质量的论文去参加校外学术会议。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活跃了学术思想,扩大了学术视野。 

在厦大教育研究院每个学生眼中,潘懋元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还是自己做人的航标和榜样。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导师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具体帮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方向上的指引、方法上的点拨及人格上的影响。”他一直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学生“欲为学,先做人”。



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国伟(西北大学)

张国伟:教学科研相得益彰


【简介】张国伟,男,汉族,193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始终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并在科研领域勇攀高峰。曾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50多年来,张国伟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构造地质学等8门课程的教学。每一次上课都精心准备,每一年都有新的内容。他的课生动幽默,信息量大,为了能够听他的课,学生都争着抢占好座位。尤其是他的报告和讲座,总是场场爆满。

张国伟在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上花费了大量心血。他说,导师应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与道德素质。张国伟指导培养的学生,很多已成为单位学术领导、学术带头人、杰青等。

野外考察实习是地质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张国伟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习中他坚持与学生一道东奔西走,同吃同住。学生出野外实习,往往嫌苦嫌累,不愿多待,但与张国伟一起外出的学生从来不叫苦叫累,主动要求延长时间,多承担任务。学生说:“张老师在野外比我们年轻人走得都多都快。”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2010年张国伟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而生病住院,但是在住院期间,他脑子里想的还都是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们看到病床上到处堆的都是文件和资料。他还记着吩咐出野外的带队老师如何安排行程路线,注意事项是什么,要保证学生们的安全等。

在科研领域,张国伟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上世纪60年代早期,张国伟一毕业就开始涉足秦岭造山带的研究。10年间,他带领学生前后多次穿越秦岭,其中数千公里完全是徒步。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秦岭的沟沟岔岔。无怪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张国伟具有准确无误说出某某地质现象在哪条沟、拐几道弯的一棵核桃树下的本事。

几十年间,张国伟参与的“富铁会战”研究、“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1992-1997)”研究等,多次引发学界轰动。他倾心多年的研究成果《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已成为秦岭研究的一部经典巨著。

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著作7部和中英文版《秦岭造山带岩石圈三维结构图丛》各1套(包括合作),主编各类构造图件20多幅,完成研究报告20余份。

目前,张国伟正协同主持负责“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战略咨询研究项目,带领全国十余所院校研究单位和杰青为主组成的研究人员进行我国大陆构造战略发展研讨。

张国伟不仅对学生培养极其负责,也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他一方面在教学和科研中给年轻人压担子,使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另一方面,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青年教师走向成熟。他认为高校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作为教师必须要搞好教学,做有素质有学问的合格教师;而另一方面,要教好学必须要有好的学问,这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研究,以研究成果提高充实、搞活教学。

有的青年教师会抱怨自己的工作任务重,但一看到张国伟的工作量时,都会感叹他就是自己心中的高山与大海。他超常的工作量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这么多的工作和事情,一个70多岁的老人是如何撑得起的,又哪来这么多的时间?答案是他从来不分节假日和周末,工作挤去他的休息时间。这正应了他的一句名言:“人生最大价值,莫过于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贡献给祖国与人类!”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何雅玲(西安交通大学)

何雅玲(右一)与学生做实验


“我想竭尽全力做一件事,那就是帮助我心爱的风筝娃起飞。”印度诗人埃尔马·邦贝克的这句诗,真切写出了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何雅玲的心声。从教27年,何雅玲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带着她心爱的“风筝娃”——学生们飞上高高的天空。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尽管荣誉等身,但在何雅玲心中,最让她骄傲的身份仍是“人民教师”。

让学生轻松学热力学

何雅玲从1988年任教起,27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工程热力学、热工基础、高等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近代进展等多门课程。

“前沿”和“启发”是何雅玲讲课的关键词。虽然很多课程已开设多次,但每次讲课前她都会修改讲稿或多媒体课件,一方面纳入之前讲课的心得体会,同时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及时地将该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和自己的研究心得融入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充实和更新。她对每节课、甚至每分钟要讲的内容都烂熟于心,注重用启发式教学,恰当地引入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她长期探索坚持,形成了自己的讲课风格,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好评,多次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所授课程多次被评为“最受欢迎的课程”。

“以前总听人说热力学很难学,是‘焓含含糊糊,熵伤透脑筋’。但是,何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灵活恰当的举例,让我们很容易理解和掌握。”2008级学生武桐说。

“何老师,我现在修高等热力学,学习中总能用到您给我们讲过的知识,强调过的概念,运用的方法,学得比其他同学轻松很多。非常感谢您当时的严格要求,让我打下了热力学的好底子!”西安交大的外校交换生何倩然,曾听过何雅玲主讲的工程热力学课程,目前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攻读研究生的她,近日给何雅玲来信说,“这学期我修的高等工程热力学拿了A,这里的教授夸我底子好,我跟他讲是因为我在西安交大遇到了很棒的热力学老师!”

为培养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能力,何雅玲增设“科研案例法”教学,将基础教学内容与科研问题相结合,经常开展头脑风暴,指导本科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有的学生作品还被企业采用,转换为产品。2015年中俄大学生创新能源大赛上,她指导的学生作品获银奖。

她主编的《工程热力学精要解析》及合编教材5本,被学生广泛采用。负责的课程工程热力学2004年获批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再次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要参与的能源的高效利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

为每个学生的人生导航

对待学生,何雅玲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倾注了满腔心血。既悉心关怀,又严格要求。

“虽然我读的是在职,年龄也比较大,但何老师对学术的要求丝毫不打折扣,无论做选题还是写论文,都和在校生一个标准。”2007级博士生李亚奇说。因第一年学术计划未完成,何雅玲找李亚奇谈话:“计划做了就要完成,否则就不做。你是军人,说话要算数。”时隔多年,何老师的话犹在耳畔,鞭策着李亚奇勤奋上进。

多年来,何雅玲把培养德才兼备、将来能为国家作贡献的优秀人才作为对自己的要求。所带研究生成长各阶段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她都装在心里,经常与学生谈心,解决学生心里的疑惑和不畅。

“何老师总是用激励加鼓励的方法给我们指导。无论是多么小的事情,只要你给她写信,不管多晚她都会回信。而且她从不吝惜赞美别人,能被自己老师欣赏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学生孙杰说。

2007年毕业的博士生黄竞说:“何老师是一个特别能为学生着想的人。她和她的每个学生长谈,按照各自的不同特长安排项目和课题,帮我们导航人生,规划学业,帮助和引导大家朝目标努力。”

何雅玲积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到国家重大、高水平项目的科研过程中,以研究生能力培养为核心,提高研究生的才干与科研能力,增强他们完成国家任务的自豪感与责任心,使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独立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截至目前,她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100余名。博士生李庆2014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另有两篇论文获评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多名学生先后荣获“吴仲华优秀学生奖”“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西安交通大学十大杰出学子”“陕西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有的学生还获得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主任研究专项基金。

带着学生一起高空飞翔

在何雅玲的日程表上,没有上下班、节假日,更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她长期超负荷工作,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量是定额的几倍。

在学生们眼中,何雅玲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出差回来第一站往往是教研室,平时,大家经常会收到她半夜两三点发来的邮件。今年2月,她不慎脚踝严重骨折,手术打入多块钢板和钢钉,手术后十几天她就借助助步支架坚持到办公室上班,指导学生科研。她的研究生说:“何老师忘我的工作精神,让我们这些二十出头的学生们都自愧不如。”

何雅玲是师生公认的教学、科研双优人才。她长期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热物理等方面的研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是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何雅玲主持编制了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的《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国家级试题库。她带领的团队2007年被评为国家首届优秀教学团队,2008年获教育部创新团队,2014年再次获得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的滚动支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这支团队的写照。

为改善本科生热流教学实验条件,何雅玲带领团队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迎着困难,群策群力,自行设计,自制和新建了22种、43台套的本科生实验台,增加了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台位,并改革热工实验体系及内容,建立了热工实验四级体系,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她长期坚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积极实行教学改革,获得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言传身教,何雅玲成了学生们前行的榜样。“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影响、带动越来越多的‘风筝娃’更高地飞翔。”何雅玲说。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程惠芳(浙江工业大学)

程惠芳在参加会议

日前,在浙江工业大学一间会议室里,30多名青年教师围着一位女教师热烈讨论着。女教师身穿白底碎花短袖上衣,一袭长长的黑裙,她时而边听边记青年教师们提出的种种疑问,时而把自己的见解向大家娓娓道来。在青年教师的心目中,她是一位满身正能量的好大姐。她就是2015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程惠芳。

宽进严出,90后学生也点赞

青年教师们提出了一个共性的问题:90后大学生个性强、脑子活,授课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兴奋点,课堂上很容易“睡倒一片”。但在程惠芳的课堂上,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在“一带一路”的教学单元中,程惠芳将全班30名学生分成10组,每组布置同样的任务:搜集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50年的人口、贸易、投资、汇率方面的数据,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你愿意投资哪个国家、哪个行业?请说出理由。

别小看这个题目,一个开放式预设的背后,是程惠芳30多年教学生涯不变的教学理念: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要学会查看国外文献,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经济学,用数学模型分析问题,用实证研究解决问题。

这还不够。学生回到课堂展示成果时,程惠芳会独辟蹊径、由浅入深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一个小组讲时,其他小组的学生也会发问。同时,全班推荐10名学生当评委,给每个组打分,成绩当场公布,占课程总成绩的25%。“领教”过的学生都说,这一“狠招”让他们感到异常紧张,上课没有人再打瞌睡,课后还得恶补相关知识。

程惠芳用亲身经历鼓励学生们:“政府、企业经常请我参加座谈,只有充分准备、仔细倾听,才能在现场阐述独到的观点。我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能成为‘问不倒’的专家。”

尽管起初可能会感到非常紧张,但时间一长,学生们逐渐适应并喜欢上程惠芳的课。国贸2007级毕业生杜树说:“程老师的课气氛宽松、互动性强,突出重点、难点。表面上她很强势,实际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许多东西在我们离开大学校园后,仍能从中获益。”

程惠芳的教学“招数”还有不少:基于课本,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富有激情,用流利的英语上课;不论是在食堂还是在校车上,都尽力给学生答疑。为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她还请来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办讲座,学生们直呼“程老师太有范儿了”。

刚柔相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程惠芳的严在学生中是出了名的。硕士生论文答辩会上,她会因为下一届某个学生没来听而专门打电话;课题讨论会忙到深夜12点,也不放走一个学生;最得意的门生如果课前准备不充分,也会被严厉地批评……

期末考评不合格,不管找什么路子去程惠芳那儿说情,都会被严厉拒绝。毕业季,程惠芳要求学生凭真才实学找工作,而不是求着老师给推荐。“做学问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学问做得要真,做人做得要诚。”程惠芳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但涉及学生的日常生活,程惠芳又变得“温暖如春”。

有学生把程惠芳称作“慈祥妈妈”。在熙熙攘攘的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位长者对年轻人无微不至:天冷了,买毛衣送给贫困学生;让家境不宽裕的研究生当科研助理,定期发补贴,给回家路费……座谈会上,程惠芳语重心长地对30名青年教师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老师的点滴关爱,会在学生内心绽放出各种美好。”

“许多程老师的学生对她都会经历一个从敬畏到敬爱的心理过程。”2005级硕士研究生居海刚这样谈及自己的导师。

2006年,本科生郑丽萍突患骨癌,正在国外访学的程惠芳打电话、发邮件,鼓励她与病魔抗争,并要求学院尽一切可能提供帮助。回国后,程惠芳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郑丽萍。

她对郑丽萍说:“如果你希望圆大学毕业的梦,我一定帮助你。看看书、写写论文,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忘掉恐惧。”在程惠芳的关心和鼓励下,郑丽萍虽然经历了几次手术,但最终坚持完成了毕业论文,并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答辩。母亲节时,郑丽萍给程惠芳发来短信:“学生永远是您的孩子。”

紧跟时代,在国家理想中实现自我价值

一说起教书育人,程惠芳就停不下来。直到采访最后,记者才知道程惠芳有多“牛”: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十大杰出女性、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程惠芳笑着说,她的“牛”也是吃“草”长大的。

程惠芳1953年出生于浙江东阳,父亲是工人,母亲不识字。10多岁时她就挑过180多斤的泥担子,照顾过疾病缠身的农村老人。后来程惠芳被推荐上大学,毕业后成为浙江化工学院有机化工教研室的教师。

改革开放初期,浙江需要大批经济管理类人才。1982年,程惠芳进入工业管理工程系。上世纪90年代初,她主持国际贸易专业建设,探索工业外贸“3+2”复合人才培养模式。1993年,她又接过了筹建经贸管理学院的任务,提出“开放办学、厚德育人、复合成才”的办学理念。2008年以来,浙江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程惠芳又投身于企业转型和创新能力研究。2013年,她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全面提高开放经济水平的研究”。

细梳程惠芳的履历,不难发现在国家发展的每个节点上,她都紧紧扣住时代脉搏,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个人价值。她还经常告诫青年教师,不要为了研究而研究,应该将个人学术与国家发展需求接轨,作出抉择后,就要做一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战士。

为了学生和理想,程惠芳“也是蛮拼的”。2003年非典解禁的第一天,她就赶往北京参加学术交流。现在,60多岁的程惠芳还天天起早摸黑地忙碌着。

程惠芳说,如今的大学生从小衣食无忧,跟上一代人相比少了一些信念和斗志。她想对所有的大学生说:“中华民族正处在全面复兴的关键时期,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青年人当志存高远,在报效祖国中实现自我价值。”

同栏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