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通银(博士,教授)
研究领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
通讯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和平路57号一号楼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
邮政编码:221009
电子邮件:tyyang@jsnu.edu.cn
个人简历及兴趣:
湖南通道人,侗族,中央民族学院语言学学士(1989)、文学硕士(1992),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阿灵顿校区(UT-Arlington)语言学硕士(1999)、语言学博士(2004)。现任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国家重点学科特聘教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中国侗族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语言学会理事,美国语言学会会员,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包括侗台语和濒危语言研究、篇章话语、语言与音乐关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能力、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著有《莫语研究》、《通道侗语研究》、《侗语会话句365句》、A Grammar of Kam Revealed in its Narrative Discourse等专著四部,合著四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年“世界语言大会”成果性文件《苏州共识》起草组中方唯一代表。曾获江苏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侗族文学会第二届“风雨桥奖”等。
研究方向:
侗台语、描写语言学、侗族大歌和侗语结构关系。
主持和参与的项目:
1.侗族大歌和侗族语言结构关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1-2017),25万,主持,在研。
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2015),20万,主持,已结项。
3. 江苏省社科基金首届社科外译项目《湖南通道侗语》(2013-2017), 25万,主持,已结项。
4.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侗语南部方言”(2015-2016),8万,主持,已结项。
5.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贵州荔波莫语”(2016-2018),濒危语言,22万,主持,在研。
发表论文:
1.侗语代词界定和分类调整研究,《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五期,第36-47页,第一作者。
2.侗语形容词和动词重叠的非线性研究,《贵州民族研究》(CSSCI)2017年第一期,第219-223页,独著。
3.侗语芋头话的昵称变调研究,《语言科学》(CSSCI)2016年第六期,第655-661页,独著。
4.侗台语言文化研究中的国际视野和问题导向,《百色学院学报》,2014年第四期,第39-44页,第一作者。
5.湖南通道“本地人”语言和文化中的侗汉接触和混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1年第二期,第40-46页,第一作者。
著作/译作/章节:
1.A Grammar of Kam Revealed in its Discourse Narrative. SPRINGER. ISBN: 978-981-10-2262-3. 2016. Tongyin Yang,专著,独著。
2.《侗语366句会话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ISBN: 978-7-5097-5366-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成果,读本,独著。
3.《通道侗语研究》,专著,独著,35万字。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ISBN: 978-105-10254-9。
4.《莫语研究》,独著,25万字。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子课题之一。ISBN: 781-05-6427/H·45。
荣誉奖项:
1.江苏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年。
2.中国侗族文学会“风雨桥奖”,2012年。